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薩姆種與台灣名種製造紅茶比較試驗報告(續完)

《阿薩姆種與台灣名種製造紅茶比較試驗報告》本文出自農林通訊第二卷第十二期 (1951年,民國40年12月出刊)。試驗是比較在同一環境下製作的七品種紅茶,紅茶品種分別是本省四大名種的大葉烏龍、青心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及印度阿薩姆種的Manipuri, Jaipuri,  Kyang。結果顯示成茶之可溶性物質、茶單寧(茶多酚類)及茶素(咖啡因)含量以阿薩姆種較本省種高,乳濁度亦以阿薩姆種較本省種大。不同茶季的製茶品質差異比品種間差異更大,春茶品質不論阿薩姆種或本省名種均確較夏、秋茶為低,夏、秋茶間品質差異不顯著,本省種以夏茶最優,其平均成績與阿薩姆夏茶相同,其中以香氣一項最具特色,尤其是青心大冇之香氣及滋味二項比其他六品種更佳。結論是,本省北部四大名種中,硬枝紅心及青心大冇製造紅茶的品質,可與阿薩姆三品種相較,其他二品種較為遜色,尤以青心烏龍之水色淡薄,應盡量避免製造紅茶。全年中春茶品質確較下、秋茶為低,故春季不宜製造紅茶。

本文作者為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平鎮茶業試驗所(現今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總場前身)吳振鐸所長。本篇研究報告重點為阿薩姆種與台灣名種製造紅茶比較試驗結果,試驗期間自1949至1950年(民國38-39年)。

備註:茶葉不含單寧,茶單寧應改稱為茶多酚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義豪
  • 創作者
    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平鎮茶業試驗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