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叢書》系列記述桃園市傳統表演藝術紮根傳承, 2011年的兩本出版物著重記錄桃園客家戲及亂彈名伶發展歷程。本書《兩臺人生大戲:劉玉鶯與曾先芝》中,「劉玉鶯」章節由林曉英書寫,以第三人稱或暗示作者為「觀察者」存在的對談呈現;「曾先枝」章節則由蘇秀婷以第一人稱貼近主角,彰顯其親身經歷與參與採茶戲歷程。
本圖取自於〈回憶的起點─後壟東社:後壟東社的小女孩〉,照片中劉玉鶯生動的肢體動作,將喜怒哀樂表現於眼神與姿態當中。依據作者於本章的書寫,劉玉鶯戲曲的培養,除了父親劉銘旺以及「東社班」前輩的影響之外,幼年曾活躍於後壟道卡斯(Taokas)聚落,隨著老聚落的盛會吟唱傳統歌謠、傳統祭儀,或許也喚醒其歌舞表演的天賦。劉玉鶯漂浮的生涯,如戲班衝州撞府的日常,且因父親生病、慢慢成為獨立支撐家中經濟的支柱,直至遇見四平戲世家出身的陳玉平,為她帶來不同的生命際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