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有關的相片,第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老店舖的堅持-內埔新東勢芝麻油

麻油香,是台灣常民飲食生活中熟悉的味道,也是讓食物增添獨特風味的食材,在屏東提到麻油往往會想到崁頂地區。然而在六堆地區也有十分著名的麻油老店,堅持古法製作,在內埔鄉東勢村開業逾90年的的黃家麻油即是。

「榨麻油」客語稱為「尖麻油」,在早期尚未有機器協助的時代,這門技藝是仰賴人工製作,黃家的黃精榮老師傅說花生油跟麻油製作過程大抵相同,差別在花生油炒花生的時間短,而芝麻油炒芝麻可能要將近一天,相當耗時又費工。開始榨油前炒熟的芝麻要絞碎並以白布包裹成餅狀,再像搥搗麻糬一樣,放在木臼或石臼中,以人工用木槌敲打直到出油。雖然現在榨油有機器可以代替,但製作麻油的技術部分還是需要人工來做,如炒芝麻,而且放入榨油機之後還是要持續看顧,若機器壓榨的機身歪掉,油就會持續外漏出來,那就前功盡棄了。老師傅說自製的純正芝麻油,可以長時間保存,做生意講求的是信用及對品質的堅持、精良。製作麻油的時候香味四溢、飄香千里,常讓路人下車詢問。

傳統飲食習慣與民俗中除了產後坐月子會給婦女食用麻油雞酒作為滋補,麻油也可以加入中草藥的藥膏當中作為材料,因此麻油在常民生活中幾乎是必備的一項,然而傳統麻油的製作不易,更顯這項物品的珍貴。隨著時間的演進,生活用品的取得十分容易,而傳統老技藝也走到關鍵的時刻,要維持後堆唯一傳統工法的特色,也要能吸引外面的顧客,讓東勢村的炒芝麻香能繼續飄揚下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別名
尖麻油
資料來源
受訪者黃精榮口述
撰寫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0/03/2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材質
數位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