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稻藁的加工今後活潑化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8日以「稻藁(秸稈)的加工今後活潑化」為題,副標以「與協定價格的設定一起」進行了報導。稻藁是臺灣東部開拓村落最常見的應用材料之一,不僅可以當作建築壁體或屋頂建材,也可以編織製作成綁繫材或草蓆。然而戰時物資的缺乏下,稻藁的利用又開始活化。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花蓮港廳使藁加工業者設立其組合(同業公會),也就是經由農會來斡旋,將稻藁加工成繩子或筵蓆的業者以團體形式統一制定其貨源與價格。不過買取價格有些高騰(飊漲),日後皆須以協議方式來進行價格設定。因此可預期稻藁的加工日後會更加的活潑化。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東臺灣新報
  • 撰寫者
    陳穎禎
  • 創作者
    東臺灣新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1/03/18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