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日本煉鋁工場作為花蓮港工業化的火車頭,自1937年(昭和12年)底開始先投入發電事業,作為工場建設的電力供給,相關發電所已陸續完成,預定該年8月工場可望正式運轉。文中並提及花蓮港日本煉鋁工場作為當年南進策略下的工業基地,將在此生產鋁合金,並運往日本內地作為各類商品加工使用。東臺灣新報成立於1916年(大正5年)10月,由斎藤敏介向總督府申請創立,為臺灣第四家報章媒體,於1917年(大正6年)開始發行。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日本煉鋁工場作為花蓮港工業化的火車頭,自1937年(昭和12年)底開始先投入發電事業,作為工場建設的電力供給,相關發電所已陸續完成,預定該年8月工場可望正式運轉。文中並提及花蓮港日本煉鋁工場作為當年南進策略下的工業基地,將在此生產鋁合金,並運往日本內地作為各類商品加工使用。東臺灣新報成立於1916年(大正5年)10月,由斎藤敏介向總督府申請創立,為臺灣第四家報章媒體,於1917年(大正6年)開始發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