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港作為海外貿易港的準備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於1939年(昭和14年)9月開港,作為本島貿易港之一,已有日本煉鋁、東邦金屬等企業進駐,兩社工場也是外國船隻從沿岸入港後可見的工業地景,也顯示了花蓮港築港後的重要意義。在此時代的趨勢下,花蓮港地方將與中國南部、南洋地區相互連結,輸出廳下生產的各類物資,並將海外的原料輸入加工,形成所謂的「貿易地帶」。東臺灣新報的前身為相良吉彌在花蓮港所開設台南新報花蓮港支局,1916年(大正5年)由斎藤敏介向總督府申請成立東臺灣新報後,首任社長為福井公,任期自報社設立的1916年(大正5年)至1925年(大正14年)12月為止,接任的社長為梅野清太。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東臺灣新報
  • 撰寫者
    葉柏強
  • 創作者
    東臺灣新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1/06/02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