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劍潭寺(圓山にありなす)

劍潭寺是臺北市內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創建於清康熙年間,原位於劍潭的北岸、劍潭山的南麓,背山面水,景緻清幽。傳說明鄭時期已有結庵,稱為觀音亭,奉祀大士神(觀音佛祖)。康熙56年第一次改建,改稱「西方寶剎」,乾隆38年又一次重建,因寺廟瀕臨劍潭,改稱「劍潭古寺」。日據末期,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想擴張「臺灣神社」為「臺灣神宮」,於是劍潭古寺被迫遷到大直北勢湖山麓,也就是現在位於中山區的劍潭寺。遷建後的劍潭寺,香火不如以往鼎盛,或許正因如此,劍潭寺得以保留質樸的原貌。現在寺裡保存的古物很多,如:觀音神像、送子觀音石雕、十八羅漢金剛、古香爐、雙龍柱及大神案等。寺門前的龍行御路,據說是神明或皇帝上、下殿時的踩腳石。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橋本白水
  • 出版者
    南國出版協會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26/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台北劍潭寺 劍潭寺
  • 地點名稱
    雙龍/雙龍/觀音寺
  • 緯度
    23.7837/24.7471/24.8875
  • 經度
    120.947/121.0/121.28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