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李阿淵所經營的利吉流籠,乘坐者左為李阿淵之女李玉蘭,中為陳梅英,右為賴秀蓮,下方卵石堆成的是流籠臺,可供人貨上下之用。
李阿淵,1922年(大正11年)生於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子龍廟,讀書時期對機械具有特殊天賦與喜好,他在利吉購買10多甲土地種原料甘蔗,1958年(民國47年)年舉家搬遷到臺東利吉定居。農耕之外,也經營流籠的生意,李阿淵與當地人賴梧、謝恢等人集資向卑南鄉公所申請獲准設置流籠,長度約150公尺,橫跨卑南溪行水區,由李阿淵負責架設及經營維護管理。流籠經營時間,大致在雨季或溪水較大時,每次可載8人,收費最初每人每次0.5元,後隨物價逐次調升。李阿淵的長子李瑞良說,他讀書時,課餘、寒暑假都要協助父親駕駛及保養流籠。
1971年(民國60年),富源至利吉的產業道路開通後,流籠即結束營業。流籠為早年移民出入利吉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現只遺留3座流籠臺,為臺東交通史留下歷史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