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孔子廟

宜蘭孔廟,倡建於1868,開蘭進士楊士芳同治七年(1868)新科及第,載譽返鄉,為倡導文風,獎掖後進,登高號召鄉紳富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興建,隔年動工,歷時十年完工落成,促使地方教育勃興,蘭陽學子勤奮思學,登龍有術。光緒元年(1875),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縣設儒學,更增強讀書風氣。宜蘭孔廟的建築形式被學者譽為「全臺最美的大成殿」,歇山重檐式的檐線弧度十分優美,整體建築宏偉高聳,可惜於二次大戰末期,因戰火摧損而拆毀,原址在今宜蘭市新民路中央市場,現在僅餘康樂街的一堵矮牆而已。臺灣光復後,於北門外按原有大成殿規模予以重建,廟內仍有泮池、東西廡等建設,立於光緒七年的「臥碑」,乃清廷禮部刊佈,用來曉諭生員,讀書在於明禮,福國先於利民的仕人思想規條。孔廟祭典皆在春秋兩季,尤其孔子誕辰,六佾舞于庭,學子爭拔智慧毛,為全年中最熱鬧時節。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臺北州
  • 出版者
    臺北州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29/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宜蘭孔子廟
  • 地點名稱
    新民/宜蘭孔廟/孔子廟/同興
  • 緯度
    23.3207/24.7627/24.0785/24.6112
  • 經度
    121.338/121.756/120.544/120.76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