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媽祖廟

原在諸羅縣外九莊笨港街,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當地居民合建,主祀湄洲媽祖(俗稱船仔媽)。康熙末年改名笨港天后宮,並經多次重修。嘉慶四年(1799),笨港溪氾濫,笨港市街被分為笨南港及笨北港,天后宮也被洪水沖毀,廟內神明及文物暫時移到麻園寮(後稱新南港,即今新港)肇慶堂內安奉。當時有住持景瑞發起建廟,經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捐俸及十八庄人士共同捐貲,於嘉慶十七年(1812)落成,名為「奉天宮」。奉天宮內供奉乾隆年間山洪漂流的樟木刻成的大媽、二媽及三媽神像。但因當時溪水阻隔,笨北港信眾朝拜相當不便,經王得祿協議後,將大媽留本宮,二媽分祀北港朝天宮,三媽暫供於提督公館,俟新港六興宮建成後移駕供奉。現存的新港奉天宮,坐北朝南略偏西,是一座三開間四進帶左右護龍及鐘鼓樓的建築。三開間的前殿,正面以石雕為主,前後檐各有精雕石柱一對,前檐為八仙蟠龍柱,後檐為花鳥柱。中門彩繪升降龍門神,左右山牆均用石堵,次間後檐安蟠龍壁柱,是他廟所罕見的風格。正殿主祀聖母媽祖,後殿主祀觀音菩薩,配祀文殊、普賢,左奉福德正神,右註生娘娘及八位婆娘;左右翼殿配祀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左右護龍廳供奉笨港城隍及功德主王得祿、檀越主林溪和等長生祿位;第四進則為新建的凌霄寶殿,不論格局或造形均與古蹟原制相去甚遠。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嘉義街役場
  • 出版者
    嘉義街役場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29/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嘉義奉天宮
  • 地點名稱
    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南港/南港/南港/凌霄寶殿/麻園/麻園/麻園/朝天宮/龍門/中門/北港/奉天宮/新港六興宮
  • 緯度
    23.5678072/23.5565216/23.9317/25.0614/25.0554/22.7907/23.7731/23.6883/24.9478/22.9043/25.0277/22.5065/23.57/23.7887/23.5008325
  • 經度
    120.3046617/120.3478751/120.868/121.174/121.614/121.15/120.536/120.609/121.298/120.479/121.927/120.37/120.301/120.472/120.362013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