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姓井碑

所謂國姓井碑中的「國姓井」劍井,在鐵砧南邊向陽的山腰處,直徑約三臺尺,是於1892年﹝光緒18年﹞由地方人士修築的,題名為「國姓井」,並有「國姓井碑紀」。內文鐫刻著:「臺北府新竹縣大甲鐵砧山國姓井,相傳鄭成功駐兵處,被困乏水,以劍插地,得甘泉,大旱不涸,年年清明前,有群鷹自鳳山來聚哭,不至疲憊不止。」或云:「兵魂固結而成,山麓田螺斷尾能活,謂當時螺賣棄置者均著奇異,僕曾經其地,思古蹟不可磨滅,愛集同人建廟立碑為紀,以誌人還云。」是光緒年間所立的石碑。記載康熙元年,鄭成功部將劉國軒率領艦隊由南而北至大安港外海上,用望遠鏡遙望銀碇山上,有烽火狼煙繚繞,心思有異,便由大安港邊的腳踏港一處,離舟登陸向銀碇山進發,至大甲鎮北紮營,午前分兵進攻,在山南遭遇土番,土番激戰不敵,即相率退入銀碇山谷,劉國軒不審領兵直追,孰知山中另有出路,土番退出,復出糾眾反包圍,劉部被困山中人疲馬乏,兩軍對峙拂曉,已是端午節,劉國軒見全軍疲困,更無水解渴,乃向上蒼祈禱,拔劍插地,頃刻湧出甘泉,兵士得水,士氣大振,陽光照射泉水,泉中劍氣沖天,番人見狀,疑為神助,遂不敢進犯,退兵離去,獲得解圍。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伊能嘉矩
  • 出版者
    刀江書院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28/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台南
  • 地點名稱
    泉水/國姓/鳳山/鐵砧山/石碑/大甲
  • 緯度
    24.9123/24.04/22.6251/24.3611/23.797/24.3788233
  • 經度
    121.123/120.856/120.357/120.638/120.789/120.648750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