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開元寺內鄭經井(寫真)

開元寺建於西元1680年(明永曆34年),原名北園別館,,清廷領臺後,由駐臺灣總兵王化行及臺廈將此地改為佛寺,初名為「海會寺」,嘉慶年間正式命名為「開元寺」,為臺南地區四大佛寺之一。開元寺是純粹的佛教寺院,規模相當寬大,為四殿兩廂房形式,建築物計由山門、第一進三川殿、第二進彌勒殿、第三進大雄寶殿、第四進大士殿(近代建築)依次排列而成,大士殿的功德堂內有名井一口,稱為「鄭經井」,因鄭經起居用水皆取自此,故稱之。井前方的玻璃櫃內有1隻白色大海螺化石,是當年鑿井時所掘出的,螺紋清晰可讀,被尊為鎮寺之寶。井的四周還保存有鄭成功當年的瓶、壺等器物,壁上則有鄭成功像和海戰圖數幀。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
  • 出版者
    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31/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台南開元寺
  • 地點名稱
    台南開元寺/海會寺/開元寺
  • 緯度
    23.0112414/25.1108/23.011178
  • 經度
    120.2224925/121.736/120.22212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