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島媽宮城的拱辰門

澎湖城又稱為「媽宮城」、「光緒城」。光緒十一年(1885)二月,法軍攻佔媽宮,六月議和成立,法軍撤退。自此,清廷感於澎湖實有設防的必要,因而築城之議四起,乃於光緒十二年十二月,由總兵吳宏洛督建,立時兩年,光緒十五年十月竣工,總工程費約二萬三千五百餘兩。澎湖城城垣總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城垛五百七十個,設東、南、西、北及小南、小西六門,六門各有其名稱:東門為朝陽門,位於現在的民生路與民福路街壤處;西門為大西門,是六門中唯一不蓋敵樓城門,光復後改稱中興門,現仍與西邊城牆共同存在;南門為即敘門,位在中山路與正義街附近;北門為拱辰門,位於民生路西端與民族路的交叉處;小西門即順承門,位於中山路西端的盡頭;小南門為迎薰門,位在中山路與中正路口附近。由於時代的變遷,市區的繁榮,媽宮城經過數次拆除後,今僅存西邊城垣〈約為原城的四分之一〉與大西、順承二門,供人懷古憑弔。夕陽餘暉登城眺望,百年來媽宮古城屹立於此,已成為馬公市重要的文化地標。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稻垣孫兵衛
  • 出版者
    臺灣經世新報社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29/日治時期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 相關地點
    澎湖媽宮城
  • 地點名稱
    朝陽/小南門/媽宮古城
  • 緯度
    25.0902/25.036913/23.5666667
  • 經度
    121.276/121.508057/119.583333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