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話說鐵關觀音什麼事(二)

於茶業改良場-製茶技術推廣手冊(1998年,民國87年)中指出,鐵觀音由來的另一個可能是由安溪縣一位虔誠禮佛的茶農魏蔭所發現,進而由於信仰關係,認為此茶為觀音所賜,便將之稱作為鐵觀音。

鐵觀音可能是由安溪縣一位虔誠禮佛的茶農魏蔭所發現,進而由於信仰關係,認為此茶為觀音所賜,便將之稱作為鐵觀音。但也有另一個說法是清乾隆初年(1736年),書生王士諒於南山之麓看到有一顆茶樹閃光奪目,跟其他茶樹有所不同,於是將它移植於南軒之圃,所製造的茶葉異常芳香。乾隆6年王士諒去京師,拜訪相國方望溪,便將此茶當作伴手禮贈與,方茶葉轉進朝廷,乾隆詢問其由來,王士諒回答此茶發現於南山觀音巖下,因此賜名為「南巖鐵觀音」。

這便是體觀音由來的第二種說法,雖不能無法證實期真實性,但又何妨呢?兩者故事都因為各地方民情文化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內容,這就是文化寶貴的地方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簡毓良
  • 貢獻者
  • 參考資料
    茶業改良場-製茶技術推廣手冊(87年)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