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庵吟草》梓於1952年,收錄日治時期作品為主,依序可分為遊記、感懷、酬唱三大主軸,搭配零星的詠史詠物。
遊記部份,載臺灣、嶺南、東北、朝鮮、日本等地的遊歷,並且一貫的寫景——感懷書寫模式。寫景部份交代各地歷史文化、景觀形勝;感懷部份,則透露詩人的處事憂懼之心,具有可觀。感懷部份,值得一提者為〈悼亡〉與〈病中吟〉二詩。〈悼亡〉雖未署名對象,但應是指向亡妻。妻子壯年而逝,更添傷痛。詩作最後,「塵滿愁開鏡。廚荒懶舉壺。沉吟今後策。何以慰冥途。」詩人脆弱、無助的一面如在眼前,具體化其形象。
酬唱部份,多係受人委託為畫作題寫之作品。潤庵亦頗有反映社會疾苦之作。〈茶山行〉為臺灣的茶農請命,先寫文山、竹東一代的慘況,繼而批判當政者的顢頇「勸農使者紛交馳。茶農辛苦寧不知。」自此而下,詩人諫言當政者應「會看惠政先痌瘝。不使茶山委荒廢。」由上述可知,潤庵詩題材面之寬廣,內容之多元,風格亦頗因所述有所異同,為日治時期重要之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