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集》初集為崇文社發行之刊物,由黃臥松所編纂。其編纂之源由,乃鑑於當時臺灣社會逐漸現代化,在引進西方思想的同時,也引發與傳統觀念之間的衝突。甚至是對於敗壞世道人心者,「鳴鼓以攻之」之意。黃臥松與崇文社之文人有鑑於此,故舉辦徵文活動,以「驅除蟊賊檄」與「風紀肅正並嚴重社會制裁議」為題徵文。其後將佳作彙整刊行,即成本書。本書於1926年(昭和元年)編成,1928年(昭和3年)與次集合訂,1929年(昭和4年)再版。
《鳴鼓集》次集為崇文社發行之刊物,由黃臥松所編纂。其編纂之源由,乃由於臺中文人張淑子懷疑妻子與「臺中佛教會錧」的林德林有染,引發崇文社文人對佛教之不滿,故而徵詩、徵文以批判之。故本書收錄「矯正佛寺齋堂弊習論」、「野禿歌」、「風俗匡正促進文明論」等詩文,極盡批判、嘲諷之能事。書中並節錄當時報章雜誌中的相關文字,可做為日治時期儒生與佛教界論爭之文獻。本書於1928年(昭和3年)與初集合訂出版,1929年(昭和4年)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