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節孝冊》為吳德功所輯錄,內容包括了彰化、鹿港等士紳所撰節婦傳記,吳德功亦參與撰寫工作。所收節婦主要是1873年(清同治12年),彰化縣紳士蔡德芳、林清源奉憲采訪;以及1886年(清光緒12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翔、吳德功、吳鴻藻采訪的成果。還附加上1902年(明治35年)彰化廳長須田綱鑑准予旌表貞烈節婦四名之傳記。
書中所錄之節孝婦女主要分為:「貞」、「節」、「烈」三類。「貞」是指訂婚但尚未完婚,而未婚夫婿因故逝世而未改嫁者;「節」則為婚後夫婿逝世而未改嫁者;「烈」乃是指丈夫逝世而隨之殉節者。「節婦」若持家有成,則增以「節孝」之名。由此亦可一窺傳統社會加諸於婦女的規訓與壓力,以及清領後期臺灣士紳對於婦女貞節觀念的重視。
現存最早的版本是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藏《彰化節孝冊》抄本,是日治之後吳德功輯錄的,並於1919年(大正8年)印行。並於同年六月起,將《彰化節孝冊》刊載於《臺灣文藝叢誌》。1961年(民國50年),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排印,成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種。臺灣省文獻會所出版的《吳德功先生全集》,則將臺銀本的《彰化節孝冊》、《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臺記》及《觀光日記》合訂為一本印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