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豁軒詩集

陳貫(1882~1936),字聯玉,號豁軒,苗栗苑裡人,陳瑚(滄玉)之弟。苗栗郡苑里庄人。自幼好學,兼擅詩文,與乃兄滄玉有一門雙璧之譽。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部畢業,任公學校教員。「櫟社」成立,其兄陳瑚(滄玉)率先加入,後陳貫亦於1906年(明治39年)4月30日加盟。1918年(大正7年)「臺灣文社」由臺中櫟社詩人林幼春、蔡惠如、陳滄玉、林獻堂、陳基六、傳錫祺、陳懷澄、鄭汝南、陳聯玉、林獻堂、莊伊若、林載釗、林子瑾等發起創立,「鼓吹文運,研究文章詩詞,互通學者聲氣。」陳氏兄弟同為十二創設理事之一。陳貫曾任《臺灣新聞》記者、苑裡庄長、苑裡水利組合長、苑裡信用組合長。1930年(昭和5年),曾自行結集《豁軒詩集》。迨其卒後,遺稿經其哲嗣陳南邦抄錄,重新排版為詩三卷、詞一卷,於1970年排印行世,仍名《豁軒詩集》。

陳貫所作以擊鉢唱和者居多,故《豁軒詩集》中,以擊鉢吟常見體材之七絕居多,次為七律、五律。魏清德在《豁軒詩集》之序文中謂其七律最為精采。本詩集版本有1970年自家刊本及同年由彰化詩文之友社印行者,其後1992年由臺北龍文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楊爾材,《豁軒詩集》(彰化:詩文之友社,1970)。
  • 撰寫者
    江寶釵
  • 創作者
    陳聯玉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7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