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櫟社第一集

1922年(大正11年),臺中櫟社社員為紀念創社二十週年,倡印《櫟社第一集》,收錄社員三十二位之詩作共六百一十七首。由林幼春主編,陳滄玉、林仲衡、陳槐庭、莊伊若等人擔任實際的編輯工作,1924年(大正13年)編成出版。

乙未割臺之後,臺灣詩人深感滄桑之變,便組織詩社吟詠抒懷,櫟社亦如是。因此在《櫟社第一集》傅錫祺所寫之序文中即說到:「滄海栽桑之後,我輩率為世所共棄之人;棄學非棄人不治,故我輩以棄人治棄學。林君癡仙倡之,諸同志者和之,月泉之社以是繼成。」其中所謂的「月泉之社」,即南宋被元朝滅亡後,南宋遺民所組織的「月泉詩社」,而櫟社以此自比,正表現社員對於朝代改易的感嘆。如書中蔡啟運〈自敘〉詩中即感嘆乙未割臺所造成的親友流離、喪亡。連橫的〈登赤崁城〉詩也藉由登臺之機,感嘆臺灣人在歷史演變中,不斷接受改朝換代的心境。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櫟社,《櫟社第一集》(1922)。
  • 撰寫者
    李知灝
  • 創作者
    林幼春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2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