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錫祺詩章文采,沖淡自然,不事雕飾,所為篇帙,隨書即止,非刻求傳世,以蜚聲聞,故生平所作,除分載櫟社第一、二集外,未嘗結集雕版;錫祺既歿,遺有詩稿逾千,其外孫林雲鵬乃細加董理,繫年為次,上起1907年(光緒33年),下迄1946年(民國35年),後附文十七篇及所撰《櫟社沿革志略》、〈生平紀要〉等作,總名曰《鶴亭詩集》,又乞序徐復觀,以茲見重士林,1967(民國56年)排印出版,嘉惠後進,裨益文壇。
《鶴亭詩集》序年為次,上起1907年(光緒33年),下迄1946年(民國35年),後並附文十七篇等。錫祺詩風,要之以恬澹、內斂為主,至若題材,除詩社擊缽、課題外,多為詠史、詠物之作,而旁及生活見聞、社會時事等,均可見其吟詠。其中,詠史之作為日治期間臺籍文人所共同,或詩鐘所課,或著意為之,蓋託史寓懷、藉史抒情,一則以澆灑胸中壘塊。錫祺所詠,尤為含蓄蘊藉,雖率多詩社應景,惟偶見語涉雙關處,亦可微知隱意
前賢論鶴亭詩稿,輒曰「沖融淡雅,一如余所得君之為人」(徐復觀)、「所作雍雍大雅,無一字虛構」(王國璠)云云。細觀錫祺吟詠,所作詩歌,用字從容,情感內斂,惟略沾時氣,有竹枝遺響;檢視填詞,則尚意趣,不取藻繪飾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