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坡地茶園示範園區-砌石駁坎,是為降低坡地開發對於環境的衝擊,水土保持設施發展逐漸傾向生態工法。
為了降低坡地開發對於環境的衝擊,水土保持設施發展逐漸傾向生態工法,尤其在地狹人稠的台灣,避免環境破壞才是永續發展的最佳之道。從山坡地的開墾可以看出,人們因地形上的限制被迫在山坡地開闢道路,但也因此截斷坡地的完整,衍生土石崩落的風險,故以駁坎補強坡地的強度。而一般的駁坎不僅外觀不佳,對於環境也會產生破壞,到後來有別於傳統的駁坎,也發展出結合生態工法的各式駁坎。砌石駁坎即屬生態工法的運用,在所需規模較小、不超過四公尺高、牆面斜度以緩於1:0.3時,可用天然石塊砌合施作。砌石駁坎對石材大小有嚴謹的標準,牆的高度不可高過一塊砌石長度的五倍,以維持牆面穩固,所需砌石就地取材,且後續維護費用低廉,兼顧經濟與環保。在牆頭、牆角種植花木進行美化,可增添美感。砌石駁坎通常於地形有高低差處,防止邊坡崩塌,最常用於梯田、茶園等各類山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