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壺

水壺是礦工每日入坑必備物件,該文物來自於三峽的利豐煤礦,目前在新北市樹林區山佳煤礦文物館展示,呈現出海山地區最後仍在挖煤的歷史文化。如圖所示,水壺手把部位設有掛鉤,主要是讓礦工可將水壺於坑內吊掛在高處,例如支撐或岩盤上,以利於取用並且避免汙穢。民國50年代以後,礦坑開始出現白色塑膠水壺,取代過去較為笨重的金屬水壺。礦工一般而言會攜帶五公升容量大小的水壺為主,但也因工作時間或個人需求而異。由於礦坑內的溫度較高,加上挖礦是重度勞動的工作,因此礦工每日幾乎喝完水壺中的水,下工後會到礦場鍋爐室煮好的熱水裝填後放置,待明日上工後再將此水壺帶入坑內。根據礦工們的記憶而言,坑內經常發生自身水壺的水不夠而偷喝同伴的水,因此帶足夠的水是一日工作必備事項。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利豐煤礦
  • 撰寫者
    王新衡
  • 創作者
    王新衡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10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存放位置
    山佳煤礦文物館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