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都市河邊部落的移動

照片拍攝於民國97年(2008年),圖中是板橋社區大學組織民眾前往訪查大漢溪河邊三鶯部落的照片紀錄。現今三鶯部落已經遷移到三峽原住民文化園區,這已是歷史照片。三鶯部落裡雖以阿美族人居多,但仍有許多不同原住民族,多數是在民國六十年代後從花東地區的原鄉部落北移工作的原住民,多數從事礦業與建築基層的勞力工作,由於和都市生活的格格不入而以原鄉的相仿環境在大漢溪邊自立蓋屋闢灌溉地開墾農園。海山煤礦災變時移動過到三峽鶯歌橋下,爾後部落的移動經驗可說是權力的抗爭過程。民國83年 (1994年)台北縣政府以防洪工程,非法佔地為由進行拆遷軀趕,因而引發將近十七年與地方政府政策的抗爭。過程中歷任的首長都得面對這個難解的景況,法令在此部落的案例裡無法彰顯正義,都市裡的邊緣原住民聚居地有著文化的堅持和歷史形成的因素,民國96年由政府規劃和出資興建的隆恩埔國宅(又稱三峽原住民文化部落)入住率不高,都市公寓的設計與原住民的文化天性差別甚大,直到民國107年才協調出以政府補助,族人自籌款和銀行貸款的三三三模式,由族人自立建屋,因此再度移動到三峽台北大學旁的三峽原住民文化園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200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