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歌好韻滋味長》:山歌的意涵

《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叢書》系列記述桃園傳統表演藝術資深前輩及團體之紮根傳承,2007年出版《打八音・唱北管:林祺振、謝旺龍與和成八音團》、《客家劇藝留真:台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及《山歌好韻滋味長:賴碧霞與她的客家民歌天地》等三冊,分別留下台灣八音、北管、京戲、山歌文化珍貴資料。本書記錄資深客家民謠表演者賴碧霞生命史、藝術成就、教育推廣成就,同時出版專輯及記錄片,收錄之曲目精選、重製自其歷年唱片六首代表作。研究由徐亞湘、范揚坤、陳怡君共同執行實地調查、資料收集,由陳負責專文撰稿。本書分為兩大章節,包括梳理生平與山歌發展的〈Ⅰ.賴碧霞與她的客家民歌天地〉,與主要收錄老照片的〈Ⅱ.家居生活與演藝生涯影像集錦〉。


本資料擷取第一章節的〈山歌的意涵〉,彙整山歌的起源、定義與發展類別。根據本篇說明,山歌乃方言文學,具鮮明的地方色彩,由歌者於鄉野間傳唱的庶民歌謠,取材自庶民群眾體驗、思想;因流傳於民間而能與時俱進、反映真實情感,具當代社會集體創作之價值。分析台灣山歌發展淵源,乃來自明清開始,始有漢人傳入客家山歌,多為自娛娛人的休閒消遣、清中葉後,北部客家於桃竹苗漸形成聚落,開始於此成為傳唱之主要內容。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游雅筑
  • 創作者
    陳怡君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
  • ISBN
    987-986-00-09555-5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