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二水源泉社區位於八堡圳一、二圳取水口處起始位置,社區的居民們對自身水圳相關文化保存相當重視,除了每年二水跑水節時全社區總動員,對傳統技藝保存也投入頗深。據在地居民回憶,源泉社區鼎盛時期,超過1/2人口從事石笱製作、放置。石笱產業鏈從材料供貨商、石笱製作師傅與小工、現場指揮、下水放置等,分工細緻,各司其職。其中以現場工事指揮一職薪酬最高,因為得在現場調度指揮。薪水次多的為放置石笱的工人,因為得熟悉水性,需潛入水下作業,一般由年輕力壯或經濟困苦之人擔任,其薪酬為一般工人三倍。再其次為將竹子依序排好的師傅,綁藤將石笱定著者多為女工。
源泉社區感念熟知石笱製作工藝師傅日益凋零,4年前開始請村內老師傅將技藝傳授社區居民,只要熱心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習得這項技藝。2020年因應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農村文化記憶紀錄片拍攝,居民們5月24日一早7點半聚集在社區活動中心,配合紀錄片拍攝,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昭旭與賴文讚、賴茂榮、張清淵、林朝秋先生和其他居民近20人大家合力,力求以最傳統的方式製作石笱。此次活動,包含事先的訪談與踏查,產出約8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二水源泉社區的石笱工藝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