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榨器,為製紙的重要設備。圖中為改良式的壓榨器,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大湖底聚落住家內,興建時間為戰後時期,今因不再從事造紙,失去原本的用途,並因久未使用而有生鏽跡象。
傳統製紙過程中,由於抄好的竹紙潮濕,若直接曬乾、烘乾會花費較高的時間和成本,因此抄紙過程會將竹紙堆疊起來,累積大約至四尺後,便會利用壓榨器去除紙張過多的水分。壓榨器和竹紙之間要放一塊大於紙張的木板,避免紙張在去除水分的過程中損壞,力道先輕後重。傳統的壓榨器是利用龍眼木等較重的木頭製成,戰後經改良,使用鋼鐵等金屬製成。
1970年代開始,傳統竹紙業逐漸沒落,現今木頭製成的壓榨器很少見,部分壓榨器之零件由古坑在地收藏家和居民保存,鄰近地區嘉義縣梅山鄉圳北村社區公園亦有木製壓榨器之復原樣貌。現代造紙技術中,抄紙機即可完成烘乾的步驟,不再使用改良式壓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