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坑鄉製紙設備-石輪

石輪,多散落在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一帶,為製紙的重要設備。圖中圓形齒輪狀者即為石輪,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五個礐聚落內,興建時間不詳,今已廢棄,失去原本的用途。

傳統製紙過程中,將浸泡礐仔後所得的竹纖維鋪散在輪床中,用黃牛或水牛等獸力曳引以轉動石輪碾碎竹纖維。不同種類的竹紙花費的輾料時間不同,約需要四至八小時不等,越高級的竹紙需要更細緻的竹纖維,因此輾料花費的時間越長。

1970年代開始,傳統竹紙業逐漸沒落,石輪失去輾料的功能,現今大多任由其荒廢,棄置在路邊或山林之中,少部分轉作為裝飾,如擺放盆栽、桌腳、坐椅等。目前(2020年)古坑鄉尚未有該設備的完整復原樣貌,而鄰近地區在2007年經由嘉義縣梅山鄉圳北村村長郭章平之努力,獲得圳北村紙寮擁有者的同意,將山區紙寮的零件拆下重新組裝,於社區公園設有石輪與輪床之復原樣貌,以保留傳統造紙工具並供民眾參觀。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本島製紙業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9。 張毓哲訪問,張毓哲、張夢軒記錄,〈廖國士先生訪問紀錄〉(未刊稿),2017年2月21日,於廖國士家中。 張毓哲訪問、記錄,〈謝義源先生訪問紀錄〉(未刊稿),2017年4月28日,於謝義源家中。 張毓哲,〈日治時期古坑沿山地區的竹紙產業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7。
  • 撰寫者
    黃儒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