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在早期農業社會時代是碾米廠、製油工廠的集中地,老街中山路俗稱「磚仔街」,街尾圓環早年連接通往鹿寮、北港、溪埔寮三條道路,因此有許多產業聚集在此。當時農業社會的農民多以牛車代步,全盛時期土庫鎮上就有三家牛車店,隨著交通工具的演變,目前全臺僅存春華牛車店一家。
春華牛車店的老闆林奕華自國小畢業後,就跟著父親林昭春學習牛車製作及修理的技藝,他一路看著農業耕種興盛,到被機械所取代,目前只有少數堅持保留牛耕文化的團體,如:臺灣耕牛協會,堅持以牛耕種,希望保留傳統農業,維持農夫、牛和大自然共榮共好的關係。
現年已70多歲的牛車店老闆林奕華回憶說,他從1971年接手父親的工作後,用父親和自已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改名為「春華牛車店」。早期汽車還不發達,土庫、虎尾一帶的農民要送甘蔗到蔗埕,都需要用牛車運送,因此當時到處都有牛車店,在土庫就有好幾家,那時父親所經營的「昭春農具行」店內就有4、5位師傅,可見當時對農具、牛車製作的需求很大。
儘管目前對牛車的需求銳減,但林奕華仍堅持本業,幾乎天天工作,持續製作傳統農具,如鐮刀、鋤頭等,還自行研發拔草與挖溝的工具。除此之外,有時後他也會到北港的牛墟擺攤,用自身的技藝守護著傳統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