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土庫許家紅龜粿

濁水溪孕養出飽滿的稻穗,早期的農村社會也發展出眾多的米製品,其中又以紅龜粿最為受歡迎,紅龜粿常被拿來作為祭品,用以祈求吉祥意義的福運、官祿和長壽的福祿壽以外,又因為內餡真材實料,以土庫特產的花生為餡料,當今仍是土庫受歡迎的平民點心。

土庫老街上的許家紅龜粿,擁有80年以上的歷史,目前已傳到第四代,堅持當日現做,擺上半天就變硬,因為秉持著傳統不摻粉或添加物,如果沒有趁新鮮吃,變硬後用油煎過,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製作紅龜粿時,先以手工洗米、研磨製皮,裡面會包入鬆綿的紅豆,或是帶有顆粒的花生,一口咬下,滿滿的餡料與撲鼻而來的香氣。早期因為紅龜粿的內層是白色,外層則是紅色,亦即所謂的「金包銀」,意味金銀財寶都有,通常用來拜天公、嫁娶、滿月等。此外,素有清明草之稱的鼠麴草,則被用來製作成綠色的外皮,內餡會包入鹹菜、花生、菜脯米等食材,鹹香可口,芳香怡人。

許家紅龜粿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除了對傳統風味的堅持之外,還有著對文化與風土民情的維繫與傳承,更是土庫老街上著名的排隊美食之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淑玲
  • 創作者
    黃淑玲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