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鎮在清治時期的樟樹,現今僅存和平里及大眾爺廟前的集集大樟樹,1984年南投縣府拓寬臺16線,從南投到名間兩旁的樟樹被砍除,剩下的集集路段因樟樹濃綠茂密的枝葉拱覆成綠蔭大道,爾後便成為集集最具名氣的景觀之一「綠色隧道」。
集集綠色隧道位於集集鎮與名間鄉兩鄉鎮之間,全長4.5公里,兩旁樟樹皆為日治昭和6年(1931)至昭和15年(1940)間所種植的樟樹,今樟樹齡約為60至80歲不等。當時日本政府為紀念日本紀元建國2,600年,臺灣總督府發動當地居民所種植,並規定名間至集集(今臺16線道路)附近每戶人家都要出一員公差,沿這條「自動車路」火車鐵軌集集線種植1至3棵不等的樟樹,當時每棵樟樹樹上還綁上種樹人的名字,必需每天澆水,並且嚴格規定保證存活,若枯死或其他因素死亡,負責人除了被罰之外也必須補植,直到繼續種活為止。此外,每天還有日本巡查騎腳踏車來巡邏,如發現未澆水的情形,第一次是叫到派出所訓誡,第二次未澆水則會被巡查「編嘴腮」(一種打嘴巴臉頰的刑罰),因此總計下來共有1000多棵樟樹。
現今集集鎮民對綠色隧道的樹木有著深刻的情感,繁茂的樟樹覆蓋了整條道路,因此獲「綠色隧道」之美名,旁並設置有解說牌、木製涼亭與座椅供民眾休憩,集集綠色隧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記憶,一定會來騎腳踏車、搭火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