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集教育簡史

19世紀末集集仕紳倡議興建「明新書院」於柴橋頭,清光緒9年(1883)將之遷建集集街內,雖為書院但實為義學,由商家負擔聘請有德者為教師,免費讓清寒生童讀書,類似初等教育,為集集教育之濫觴。至光緒19年(1893)時,集集已有私立書房5、6所。

日治明治31年(1898)日本政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設初等教育機構,專為日本人設尋常高等小學校,日治教育設可分學前教育、公學校、小學校、國民學校及社會教育等;每逢農忙時兒童缺人照料,故設有季節性保育園,如集集、林尾、吳厝保育園收容幼童,予免費生活教育,讓農戶得安心工作提高效率。

公學校課程有修身、日語、作文、算數、讀書、漢文等。明治35年(1902)書院學田廟地作公學校用地,大正6年(1917)公學校過狹隘,遷至今校址並建校舍與教職員宿舍,後來陸續改名至1968年最後改為南投縣集集鎮集集國民小學。

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集集國小增設幼稚園,各里設有托兒所,另有2所私立幼稚園;1946年成立集集初中於現火車站東側至公所間,後因校地不符地處市間,地方人士集資建教室及縣府准許撥出校地,1950年開始於現址上課,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免試升學。

除此之外,日治時期集集圖書館為全南投境內最早設立,後改為現代化圖書館,藏書1萬多冊,每日閱覽人數約20至30人。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集集鎮東昌巷4號
  • 參考資料
    魏慧菁,〈明新書院建置與文化意涵〉,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6月。 「集集鎮百年文化教育史」,亮點集集,網址: http://travel.chi-chi.gov.tw/page.aspx?id=1(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歷史沿革」,集集國小,網址:http://www.jjps.ntct.edu.tw/p/412-1085-1903.php(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日治時期南投集集公學校校內神社(奉齋殿)合影」,花蓮阿榮的花蓮人文、美食情報情報站,網址:https://blog.xuite.net/d0963064845/twblog1/123680517(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小學校 (臺灣)」,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小學校 (臺灣)」(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 撰寫者
    張凱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