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治初期的《臺灣堡圖》來看,昔日鹿港有一天然港灣,港灣約莫從日茂行前,經泊仔寮、新宮口、埔頭、瑤林、九間厝、後宅、車圍、頂菜園、下菜園,一路延伸到鹿港地藏王廟一帶。當時的港灣外圍,也就是現在鹿港鎮立圖書館、洛津國小區域,在港灣外有座浮嶼,舊地名「烏魚寮」,是早期漁民搭寮捕捉烏魚作業的地方。
鹿港原有的港灣在清道光年間嚴重淤積,到日治時期,從灣變成溝,日人於是將此區域填平造路、興建宿舍,提供給當年鹿港街役場(今鹿港鎮公所)的官員、警察及老師使用。1945年日式宿舍產權由國民政府接收,現在屬於鹿港鎮公所管理,2009年修繕後重新開放,並取名為「桂花巷藝術村」,每年招募藝術家進駐,有獅頭彩繪、書法藝術、皮雕製作等等,希望能將傳統與藝術結合,展現鹿港藝術文化工藝之美,讓來訪民眾體會到鹿港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