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86號工程改建前之石板橋

照片為鹿谷鄉廣興村外蕃薯寮的石板橋,此石板橋的改建是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資助的第86號公共改建工程,地點位於今鹿谷鄉第三公墓,照片為石橋改建前由謝省躬神父於1960年代所拍攝。照片上方謝省躬神父記錄有此張照片所表示的改善工程內容:「#86 - Full view of mid-station Bridge-(old)」(第86號 中繼橋之〔舊有〕全景)。當中的「#86」代表謝省躬神父在鹿谷地區進行的第86個道路橋樑改善工程之編號,而這項工程是改善這條一丈長(約3.33公尺)石板橋的工程前紀錄照片。圖中可見有一位居民正在通過石板橋,而此石板橋由一個高約1.5公尺的石製橋墩所支撐,右側則是鹿谷鄉常見的竹林。

這座小石橋並不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卻是廣興村居民過世後通往墓地的必經之路。當地居民過往要出殯時,必須由八名壯漢組成的大轎班,扛者稱為「大龍」的巨大木材,齊心協力將「大厝」(棺木)通過此橋,才能到達第三公墓。當時謝神父並無避諱宗教之別甚且準備巨木置放在天主堂的廁所上方供村民出殯時借用。謝省躬神父在1955年來鹿谷傳教後,援助當地兩百餘件公共工程,謝神父在進行援助計劃時均會拍下工程前、工程中、工程後的地景照片作為紀錄。謝神父援助此座石橋的改建,便是為了讓當地人在送葬時可以有一條更安全的道路。

此座石橋未改善前,八人組成的大轎班要搬運棺木通過這條石橋十分不易,若遇到下雨,則人隨棺木一起滑進溝裡的事情亦不少見。謝省躬神父有感於當地居民連死後的最後一里路都走得不安穩,便發起了第86號工程,將這條石橋拓寬改建為堅固的水泥橋,此後村民便能將棺木直接以車運送至墓地,不但省力也更加的安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家榮/胡朝欽
  • 創作者
    謝省躬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