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車輄寮天主堂第一次堅振留影

照片為鹿谷天主堂第一次堅振的影像,拍攝於1958年11月26日。照片中包括神職人員,大約有115人,當中5人為瑪利諾會神父,其他110人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的新教友。第一排坐者正中央身著白色衣服之神職人員為臺中教區瑪利諾會的主教蔡文興,主教左側抱著孩童者即為德裔美籍的鹿谷天主堂之本堂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圖中可見此時期的鹿谷天主堂是神父向村民租借的兩間民宅暫作教堂使用,第一排坐者腳下即是穿越廣興市區的輕便車鐵道,而入口處的門聯(橫聯為「聖德比(乾)坤更大」,下聯為「迅若風雷聖寵□」)也頗富天主教韻味,照片上方並記有「天主降生1958年11月26日車輄寮天主堂第一次堅振留影」。

廣興村又稱為車輄寮,位於南投縣鹿谷鄉,自日治時期開始為開採竹山大鞍區域山林資源的必經交通樞紐,再加上廣大而平坦的河階地形,也使得此地成為木材運輸的極佳腹地,於國府遷臺後於此興起集木場、製材廠等林業相關產業。鹿谷天主堂由謝省躬神父設立,謝神父在1955年來到緊鄰鹿谷鄉的竹山鎮竹山天主堂傳教,有感許多鹿谷的慕道友需從鹿谷山區長途跋涉而來,於1955年底至鹿谷廣興開設天主堂進行傳教。

在廣興教堂尚未完工前,謝省躬神父先向村民租用民宅作為天主堂,設在廣興村中正路上,他曾在筆記中記載:「rented 1 house 3 years」。根據協助謝省躬神父在鹿谷傳教的蘇添丁傳教員的紀錄,天主堂是由謝省躬神父分別向廣興村的賴調經、張萬興兩位村民租借民房,並在民房裡進行三年的傳道工作。

廣興村教友陳寅園曾表示,當年鹿谷的教堂非常簡陋,神父都在二樓講道,房子樓板破舊不堪,腳稍微用力一踏木板便會破裂,但即使環境惡劣,鹿谷的教友仍踴躍地前往天主堂望彌撒。直到1957年,謝省躬神父申請到教會的經費,購買一塊位於廣興市區核心地帶共1,300坪的土地興建鹿谷天主堂,1960年完工後,才離開中正路的早期據點,遷移至現今的鹿谷天主堂。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家榮/胡朝欽
  • 創作者
    謝省躬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