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

照片為竹山天主堂主建物前的龍眼樹,圖中可看到1954年底新建的神父宿舍已經完成,當地的家長們正在接小朋友放學,根據原為竹山天主堂教友的郭色卿修女口述,這棵龍眼樹應是1954年至1955年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所種,故推估約1954年所拍攝。

竹山天主堂於1954年底由雅問道修士設計修復,並修建有神父宿舍,從田中堂區中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堂區。1955年由謝省躬神父擔任第一任本堂神父。謝省躬神父在竹山擔任主任司鐸的這一年,發現竹山天主堂有多位從鹿谷鄉前來聽道的教友。謝省躬神父進一步發現,這些鹿谷教友要到竹山的天主堂,大多是步行於一條連接竹山鎮延平里初鄉橋頭旁土地公廟的小路。但這條路路況顛頗不易行走,每到雨季便泥濘不堪,行人常常因而滑倒受傷。1955年,謝省躬神父為避免鹿谷教友如此長途跋涉和行路安全的考量,決定來到更偏遠的鹿谷服務,同年11月前往鹿谷成立天主堂。

根據郭色卿修女之口述,謝省躬神父在竹山除了修建教堂本體外,也在這棵龍眼樹下鑿了一口井,方便汲水使用,而此棵龍眼樹或許是因為緊鄰水源,故每到龍眼成熟的季節,樹上的龍眼結實纍纍,村裡的大人們就會攀爬上樹採摘龍眼,而當時在教堂裡上課的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也都得以一飽口腹之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家榮/胡朝欽
  • 創作者
    謝省躬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