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界鹿島神社

此照片為鹿島神社剛完成時舉行鎮座式之留影,收錄於東京大學所藏之《臺灣電力日月潭工事紀念寫真帖》,由臺南新報埔里支局發行。該寫真帖除記錄了臺灣電力日月潭工事中重要的工事,也包含廠區內生活的空間,如神社設定等。

西方工業革命之後,有些企業家選擇在偏遠的郊區興建工廠,打造「工業村」(industry village),在這工業村內包含工作環境,也提供宿舍、商業、信仰、教育等空間,提供居住者一個較安全,衛生的環境。社宅街內大部分為電力會社的日本職員為主,為了祈求電廠運作平安順利與人員心靈上的慰藉,帶入其宗教文化,在廠區內建立神社。

鹿島組在建造武界壩以供應下游發電廠水源的同時,也於昭和7年(1932)建立鹿島神社,其神社設計主要是保護武界壩,故位置設立於武界北堤的工事場、濁水溪右岸之小山上,恭請埔里街的小池神官代理,舉行鎮座式(恭奉神明的儀式),作為北堤守護神,祈求保佑工事的安全達成。後於昭和8年(1933)為工事犧牲的38名人員舉行慰靈祭儀式,祭典則由委員長藤村久四郎朗讀祭文。此神社已於戰後廢棄。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儒柏
  • 創作者
    黃儒柏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