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虎尾溪橡皮壩

新虎尾溪橡皮壩位於雲林縣二崙鄉湳仔村。該壩為混凝土建築,不同於以往以竹樁、稻草設立,中央則設有一座石壩,兩座橡皮壩,設立橡皮壩的目的主要作為減緩水的衝擊,避免水壩因颱風季或雨水不易宣洩時遭沖垮,影響下游安全,另一方面更能穩定導引水流至新虎尾溪別線,以利灌溉二崙、崙背、麥寮農田,受益面積達5,600公頃。

新虎尾溪別線自大正12年(1923)建造完成,為當時嘉南大圳為灌溉15萬甲農田,全面興建烏山頭水庫及濁幹線系統水利工程中,首創完工通水之圳渠。灌溉水源自新虎尾溪之自然湧泉水,不足部分則自濁水溪供給,經引水灌溉後,使二崙、崙背、麥寮三鄉原有的貧瘠荒地轉為阡陌良田,生產激增。1999年2月進水口改建為自動倒伏橡皮壩,總工程費7,500萬元,於枯水期時橡皮壩膨脹後將水源截流以達到蓄水功能,並將水引入灌溉區使用,餘水再引至河道,颱風豪雨期,則將橡皮壩收縮,將多餘的河水排掉。此座橡皮壩的充、放,僅需半個小時,大幅提升水源供給的穩定性,使數年以竹樁、稻草臨時攔水不穩固設施,全然改觀,有效穩定灌溉水源,並同時於建壩時於一旁設置新虎尾溪別線沿革記以紀念此次橡皮壩的完工。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雲林農田水利會,《臺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誌》,雲林:雲林農田水利會,1999。
  • 撰寫者
    黃儒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