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引西圳

引西圳位於雲林縣西螺鎮。引西圳又稱十三庄圳,乃灌田一千餘甲,所謂十三庄的流域應為西螺、埔心、新社、社口、下茄塘、新厝子、溝仔墘(以上七庄屬西螺鎮)、新庄子、大北園、頂茄塘、楊賢、永定厝、荷苞嶼(以上六庄屬二崙鄉)。水源主要來自濁水溪引水入圳,位置位於西螺水針(水位觀測井),接著沿著西螺堤防一路向西,穿過西螺大橋廣場旁,於現今東南觀光夜市附近分岔為永定厝線(向西)、新莊仔幹線(向西北),接著注入大義崙排水溝,流至濁水溪。

乾隆45年(1780),水源取自濁水溪(當時稱西螺溪)以臨時攔水壩取入於幹線圳路。日治時期斗六廳於明治40年(1907)認定為公共埤圳,明治42年(1909)改稱引西圳組合,大正7年(1918)合併為鹿場課圳組合,大正12年(1923)又改組為虎尾郡水利組合管轄。原取水口於大正2年(1913)因洪水氾濫而設水門,大正4年(1915)配合濁水溪護岸工事,將取水口改為暗渠,昭和16年(1941)進行護岸補強工程,取入口附近導水路被掩埋,於是將取水口往下游200餘公尺處新設捲揚式水門兩座,後因水域變遷甚大導致取水困難,故於1950年恢復原取水口,並在1985年增建自動攔水堰,1996年集集共同引水工程進行施工時,完成引水口聯絡渠道,並納入集集共同引水口南區導水系統。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雲林農田水利會,《臺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誌》,雲林:雲林農田水利會,1999。
  • 撰寫者
    黃儒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