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26首

薄荷、桔梗、甘草各四分、生地、茅根各二錢半、麥冬一錢半、川貝二錢、炙氏八分、阿膠一錢二、用蛤粉炒黑薄黃八分。水一碗四煎七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26首藥籤。薄荷,其氣芳香,用於調理身體氣機。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兼可以袪痰止咳。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麥冬,補陰藥物,可以用於肺胃陰虛的病人,又可以清心除煩。川貝,清熱化痰藥物,又可以化痰止咳。炙氏(蜜製黃耆),補氣藥物。阿膠,補血止血藥物,驢皮煎煮濃縮後的固體動物膠,阿膠切成大小適中的小立方體後用火炒製,會膨脹成一顆一顆的圓珠,故稱阿膠珠。黑薄黃(黑蒲黃),止血藥物,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炒黑後,中醫認為能夠入血分,對於血分的病症更能發揮藥效。阿膠也是養血藥物。可見此藥籤的背景已經牽涉到小兒在某些熱病後期出現的血虛症狀了。


「砂崙腳巡天府」的主祀神為五府千歲。早年醫療資源相當缺乏,民眾生病時求助無門,廟中的藥籤就是他們重要的醫療與精神支柱。直到現在,砂崙腳巡天府也保留有未分科、小兒科以及眼科的藥籤,除了是廟中重要的古文物,也讓有需要的信眾來求取,持續地守護著一方水土的安康。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