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積體電路記憶體

現代的積體電路是由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 )在1958年發明,並因此榮獲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積體電路是將各式微小的固體半導體元件集中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而積體電路記憶體則是具有記憶功能的積體電路,經常被使用在電腦的主記憶體、唯獨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

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便使積體電路成為可能。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元件,積體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電晶體整合到一個小晶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積體電路也因此取代電晶體,成為第三代計算機的主要角色。僅僅在其開發後半個世紀,積體電路變得無處不在,有很多學者認為積體電路帶來的數位革命是人類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

由於半導體技術之迅速發展,積體電路記憶體越來越便宜、速度越來越快、儲存容量也越來越大,在短短的三十幾年內,儲存容量已由256位元增加到數百萬位元。積體電路記憶體也持續向更小的外型尺寸發展,大約每1.5年增加1倍,使得每個晶片可以封裝更多的電路,增加了每單位面積容量,降低成本和增加功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