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於107年開始結合民間藝文工作者共同推動文化體驗教育,讓小朋友在學校課程中,就有參與藝文體驗的機會,積極匯集民間藝文能量與教育部學校資源,至今已協助185個提案發展體驗內容。為讓藝文工作者的提案能夠結合教學需求,文化部也將辦理培力及增能活動,並透過共創平臺協助藝文工作者修整體驗內容,讓藝文工作者、教師、專家學者能夠跨域交流,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宜蘭縣為歌仔戲發源地,蘭陽戲劇團透過主題『戲說歌仔,藝曲童聲之美』規劃課程,讓孩童對本土文化深受認同,從介紹歌仔戲歷史、唱腔身段等演繹方式,手繪臉譜與實地體驗等互動課程,將其內化,深根孩童心靈,發掘傳統藝術之美。
為使傳統藝術之美深根孩童心靈,針對國小學童規劃四次主題式互動課程,每次2節課:
1、 戲說歌仔─起源:介紹歌仔戲歷史淵源,讓學童初步認識歌仔戲。
2、 鬥陣來搬歌仔戲:示範歌仔戲特殊演繹方式(唱腔、身段等),帶領學童品嘗其中趣味。
3、 劇場走訪:實際參訪劇場,了解劇場空間、歷史與知識,體驗劇場工作。
4、 歌仔戲明日之星:讓學童彩繪臉譜了解歌仔戲妝容特色,戴著臉譜上台加身段走秀,做為課程期間所學之小小成果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