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陽戲劇團─戲服藝術【底衣】

圖像(2)底衣為演員化妝前提供的工作服,並為保護大衣、二衣服裝在表演時不受損害。戲曲演員不論穿大靠、蟒、褶子、對帔等等,演員都需在裡面穿上水衣子和彩褲。而「底衣」為演員基本配備,一般為薄透的純棉面料,上下身拆為打底水衣及水褲。

圖像(1)胖襖:主要為塑造不同人物有一個健魄的身軀,其作用類似墊肩,但胖襖是根據表現行當和演員條件而定,通常有小胖襖,適用於生行(老生、小生、武生),另外一種為圓肩胖襖,它適用於武凈及武打演員。

戲曲表演時,各類角色所著冠、服都有講究。歌仔戲在形成大戲的過程中,吸收其他劇種的音樂、身段還有服飾。戲曲服裝大多參考明代的服飾式樣,同時參照劇本朝代而設計。服裝寫意表現是不分季節、朝代及地域性,主要考慮服裝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等與人物的性格呈現。另外,戲曲服裝著重舞台效果需具可舞性及裝飾性,運用水袖、大靠的靠旗、箭衣的大帶、纱帽的帽翅、脚上的厚底等細節,進而增加人物形象的塑造。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宜蘭縣蘭陽戲劇團戲曲發展基金
  • 創作者
    蘭陽戲劇團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11/2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