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藺草編的流程與創意

本段影片是2020年(民國109年) 由于文正於台中大甲西岐里所拍攝,影片主題主要是李裝環說明整個藺草編的工藝與製作流程與創意。

李裝環說明整個藺草編的工藝與製作流程,由於種植在水田中的藺草要成為可以用來製作編織品的藺草避有各個不同過程,因此影片中請李裝環女士說明各個不同階段的工作內容。

藺草採收後要先在太陽下曬(一般至少曬半個月);曬好之後依照藺草的長度進行分類,較長的先分出來,再分出較短的,大約分成三種長度;分好之後需要再曬兩三天(避免藺草受到風、潮氣而發黑)之後包起。

要製作時先挑草,將三角藺草去掉一個邊,壓成扁平的;挑草結束後束成一把略微灑水再以木槌敲打,讓藺草變軟;之後開始真正的製作成品。以帽子為例,需先從帽頂的中心開始製作,其次編成帽頂後再進行帽管、帽沿。藺草長度以五尺為長,較長的藺草可以製作的產品比較多,包括帽子或提包。

李裝環自小學習製作藺草編,最初是學習簡單的捏草編,全頂沒有花樣,熟練後才開始學習製作花樣,而花樣形狀、位置的設計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本段最後李裝環展示一頂費時兩天才完成的草編斗笠,使用陳水木老師提供的模,由於形狀特殊是臺灣唯一的一頂。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苗栗
  • 創作者
    于文正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4 ~ 2020/04
  • 資料使用語言
    台語,普通話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點
    拍攝地點
    臺中市大甲區 (120.6775054, 24.409826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