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製造珠茶的關鍵機械-120公斤裝桶球機

本照片為製造珠茶的關鍵機械-120公斤裝桶球機,為桃園龍潭福源茶廠所擁有、國內現存仍頻繁使用的大型桶球機,最大容量為120公斤。
炒菁綠茶的基本製造過程為,茶菁經萎凋、炒菁、揉捻、乾燥四個主要步驟即可完成。各種品項綠茶的差異,大多數來自於揉捻方式的不同。珠茶的揉捻要經過兩大步驟,先是用平揉機揉捻成條型,再用桶球機滾揉成球型。照片所示,為桃園龍潭福源茶廠所擁有、國內現存仍頻繁使用的大型桶球機,最大容量為120公斤。此型桶球機是1950 (民國40) 年代臺灣改良的型制,桶球機在滾揉過程,會向桶球內吹熱風,一方面使原料保持一定溫度,以維持其塑性,方能滾揉成圓形,一方面逐漸降低原料水分,使之形狀固定。珠茶要滾揉成型,大致分四個步驟,先少量高溫滾揉,送風口溫度會超過120℃,大約40-50分鐘 (視茶菁與其含水量而定);第二階段,出風口溫度下降到60-80℃,滾揉約6小時;第三階段溫度通常由60℃降到40℃,滾揉12小時。平揉機揉捻結束時,原料含水量大約40%,滾揉結束時,含水量大致在6-7%間,再略為烘乾到含水量低於5%,即可完成。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阮素芬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11/04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