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山煤礦十三棟前的涵洞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為海山煤礦礦場內通往十三棟途中的函洞,可以看見遠方有一名正在拿著兩個水壺準備踏上臺階的礦工身影,便可以知道這段影像便是礦工們工作完出坑的時候,十三棟為海山煤礦興建給阿美族礦工們所居住的宿舍,海山煤礦因為開採時需要極大的人力,因此便於民國50年(1961)左右的時間到花蓮縣與臺東縣的部落內積極招募礦工人才北上工作,並先後興建「番仔寮」、十三棟與六棟等的宿舍提供居住,後期也有像是海山部落的群居住宅;照片拍攝為採用隧道構圖的手法,將隧道特有的神秘感呈現與背後的盡頭光亮處融合,讓觀者的視線可以聚焦在遠方準備返家的礦工身影。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海山煤礦
  • 撰寫者
    鄭宜佩
  • 貢獻者
    拍攝者
    朱建炫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