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望鄉

照片拍攝於海山煤礦爆炸之後,攝影家朱健炫,在礦災發生之後,礦工因為無法繼續挖礦、痛失家人,普遍情緒低落。他們想像著下一步要怎麼走,沒有辦法挖礦賺錢的礦工找不到接下來可以去的地方。
 照片中的阿美族礦工在民國73年(1984)海山煤礦爆炸之後,輾轉到泰雅族人居多的復興坑。朱攝影師將這張照片取名為「望鄉」,攝影師問「在想事情嗎?」礦工回覆「在想家」。他原本在海山煤礦,十四歲的時候和爸爸、叔叔到海山煤礦採煤,直到海山煤礦爆炸後輾轉到復興坑工作,雖然十四歲上來北部採煤,但是他一直懷念十四歲以前在山裡的生活,在臺北的日子實在是太苦了。
牽涉到海山煤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海山煤礦爆炸之後才來到照片中的礦場,這是一張記錄礦工流離失所的寫照,呈現海山煤礦爆炸後的問題以及對於後續社會的影響。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海山煤礦
  • 撰寫者
    洪鈺真
  • 貢獻者
    拍攝者
    朱建炫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