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蛇藥簿 地魁星

蛇藥簿 地魁星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別鼻。臭生母。地魁星,朱武。

留乳草、蚶壳草、蚶龍草、黃肉莿蔥。

用法上服同。


臺灣氣候溫暖潮濕且物種豐富,向來是蛇類生長的天堂,故毒蛇咬傷自古以來一直便是民眾處身山林田野間常遇到的問題。「蛇藥簿」一書,約成書於1950年代,由臺南市歸仁區西埔里施清源家族所收藏,書中記載了許多被毒蛇咬傷時可以使用的民間青草藥物。文中「別鼻」應為贅字。「臭生母」即「臭青母」及「臭青公」,現稱「王錦蛇」。其無毒,主食鳥、鼠和其他蛇類與毒蛇,因其對蛇毒有一定免疫力,性兇猛,攻擊性較強。因其遇到驚嚇時,肛門腺會分泌帶有臭味的液體,故名臭青母或臭青公。「朱武」善謀略,曉陣法,稱「神機軍師」,為水滸傳108好漢之一,歸為「地魁星」。較有特色的是,此處將每種蛇類的特性類比為水滸傳中以天罡地煞排名的108條好漢。此處敘述咬傷後使用的草藥「留乳草、蚶壳草、蚶龍草、黃肉莿蔥」共四種,但卻沒有敘述有關的使用劑量與療效,也限制了實際的測試與應用。「用法上服同」即有關的內用與外敷方式與本書所記載的其他蛇咬傷相同,多為用酒煎服,並將藥渣搗碎後外敷。


儘管不同蛇類的咬傷都有各自對應的草藥組合,然而其中有些草藥卻常反覆出現,或可從其中得知有一些不論蛇種類都能常用之草藥。這樣的記載,反映出當時民間對於毒蛇的外觀、毒性程度、內外治法的理解,也反映出在醫藥缺乏的當代,民眾面對常見的蛇類咬傷所採取的應對方式及知識傳承。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施清源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80/5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