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由新北市新莊居民駱宥安提供。駱宥安是新住民第二代,母親是印尼籍新住民,曾經在孩提時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在印尼母親娘家附近的幼兒園上課,圖中的照片是母親為他保存下來的兒時記憶,全班唯一沒穿制服,與老師講話的就是宥安。當初母親還特地為他選擇了印尼華人開設的幼兒學校,讓他得以在印尼語和華語雙語運用的環境學習。駱宥安與母親相當親近,偶爾隨著母親娘家回到印尼訪親,印尼對他而言就如同台灣的鄉下,土地大屋子大,人們悠閒而自在。宥安說,常常和母親之間有著時間觀念的衝突,在台灣長大的他總感覺被時間驅趕,與人約定的時間必須運用各種交通方式達到;在印尼卻感受到所有人步調的緩慢,似乎約定的時間不是重點,即便活動聚會大家都可以遲到一個小時以上。也才讓他理解母親為何從來沒對時間感覺緊張。印尼語對宥安來說雖沒有太流利,卻是生活中可以聽懂且表明的語言,正在大專就讀觀光系的宥安因此對自己的印尼背景有著職涯發展的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