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109年(2020年),圖中是平溪國小學童林柏君的家族故事創作。這個計畫是由板橋社區大學與平溪國小合作,組織社大藝術講師與小學導師引導學生訪談家族並繪製創作家族故事,目的在透過孩童發展敘事及採集在地知識。平溪曾在民國四十年代有著蓬勃的礦業,而早年北部山區的聚落形成多與礦業和鐵道發展相關連。林柏君的外公陳文皇老家居住在平溪區的山村,民國59年時為了到平溪國小就學,因此家庭遷移到平溪街區定居,陳文皇在結婚後於菁桐擔任礦工,他也留下擔任礦工時的器具與土礦,並讓孫子林柏君帶到學校來敘述早年的礦業故事。林柏君的創作終將外公的口述故事與各種器具活靈活現呈顯於紙上,細緻的計時器、頭燈、十字鎬與煤礦土炭的樣貌,並依著祖父的描述,繪出在礦坑內工作的辛苦悶熱,因而必須赤身背著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