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為“ Star”的VAX-11 / 780通過一個或兩個內存控制器支持128 kB至8 MB的內存(最初為2 MB)。每個內存控制器支持128 kB至4 MB的內存。存儲器由安裝在存儲器陣列卡上的4或16 kbi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RAM芯片構成。每個內存控制器最多可控制16個陣列卡。內存由糾錯碼(ECC)保護。
VAX-11 / 780使用Unibus和Massbus進行I / O。 Unibus用於連接低速外圍設備(例如終端和打印機),以及Massbus(用於高速磁盤和磁帶驅動器)。 VAX-11 / 780還支持計算機互連(CI),這是一個專用網絡,用於連接磁盤驅動器並可能與其他VAX計算機共享它們。後來,此功能用於連接VMScluster中的VAX計算機。
在1970年代中期,DEC公司發現世界對於32位元後繼處理器的需求,開始發展VAX系列來取代原有的PDP系列。VAX-11 / 780是1977年10月25日在DEC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出的。它是第一台實現VAX架構的計算機。 VAX-11 / 780中央處理器(CPU)由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器件構建,並具有200 ns的周期時間(5 MHz)和2 kB高速緩存。內存和I / O通過同步板互連(SBI)進行訪問。
VAX 11/780在DEC的定位是超級迷你電腦(superminicomputer),雖然有迷你兩個字,但是跟現在的任何一台桌機或是筆電相比在體積上都有非常大的差異。據交大資深教授施仁忠老師所述,VAX 11/780當年為資工系所使用,有32個port可以外接終端機讓學生寫程式,所以學生要使用時都會需要排隊等候,若有學生使用太久或是寫的太慢時,就會因為佔位子太久而引起其他學生的怨懟。


